杨华:在“深度融合”实践中彰显党建生产力
    【发布时间:2017-12-28】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嘉宾:杨华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一个有着10万员工的大型石油公司,是怎么进行基层党建工作的?我国将严格控制新增传统燃油汽车产能,车限制了,对于石油公司而言有什么影响?新华访谈独家专访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杨华,快来看看他如何解答。

    新华网:作为中国海油的党组书记,对党建工作是怎么认识的?

    杨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应该说这是最大的中国特色,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这是我们国家国有企业独特的优势,是西方任何一个国家没有的、无法效仿的和无法复制的,新一届党组立足中国现在的国情和公司实际,提出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这样一个奋斗目标。这个“特”主要特在党的领导,特在发挥国企的政治优势上。

    新华网:十八大以来,加强党建工作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呢?

    杨华:十八大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这是中国海油党建工作的核心思想。共产党员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先进模范作用,为公司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且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二是把党建工作融入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这是中国海油党建工作的主要特点。我们的体会——党建就是生产力,把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我们海油的生动实践。把党的建设和中心工作融在一起,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落实、落地。

    新华网:刚才您提到党建就是生产力,那我们想问的是中国海油是怎么把党建和生产经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有哪些做法?

    杨华:首先,我们把党的组织活动与公司的治理紧密结合起来,比如说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第二,我们把党的思想建设与建设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能源公司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第三,我们把党的宣传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当前,面对低油价寒冬,我们举行了各种各样的活动。第四,我们把党的组织建设与加强公司的人力资源建设结合起来。第五,我们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国海油的生产经营领域每一个节点结合起来。大家知道,2014年下半年以来,油价断崖式下降,我们对应地进行了质量效益年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凝聚力、组织推动力、宣传动员力和文化引导力,把无形的党建工作转化成有形的企业发展优势。

    新华网:我们了解到中国海油是一个有着10万员工的大型的石油公司,党建工作是怎样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的呢?

    杨华:我们海油十万多员工,有1/3的党员,有2300多个基层支部,怎么进行基层的支部工作呢?我们发现工作当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层层衰减、中梗阻,向基层推广、推行的工作遇到了一定的障碍,那么怎么办?我们借助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的方式,提出支部达标,通过这样一套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使得我们2300多个支部能够有一套规范,有一个标杆。第二个方面就是创新交流沟通的方式,实现党组与基层的零距离沟通。在中国海油,我们每天大约有两万多同事在海上工作,同时我们有八九千同事,包括外国的雇员在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时区进行工作。为了了解掌握这些一线员工的思想状况,迅速准确地把公司重大的决策部署宣贯到第一线,特别是在当前低油价挑战非常严峻的情况下,中国海油党组为打破党组与基层之间的鸿沟,减少信息传递的失真和衰减,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基层进行零距离、零延误、面对面的交流。

    新华网:国企改革是网友特别关心的一个话题,十八大以来中国海油是如何深化国企改革的?2014年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如何应对低油价?

    杨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地深化改革,我们海油响应中央的号召,在很多领域进行了改革。刚才你问到2014年油价下跌之后的情况,这对我们来讲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考验。大家知道,油价最高的时刻到了147美元一桶,2016年初油价最低点到了26.55美元。我们通常用一个词叫“断崖式”下跌,这两个数字充分证明了断崖的这个崖有多么深。因此,这对我们来讲是生与死的考验。在油价非常低迷的情况下怎么办?提质增效、瘦身健体、促进改革就成了发展必须的动力,通过质量效益年,通过我们的厉行节约节省每一个铜板,节省每一个螺丝拴使得我们在低油价的挑战中获得生存的权利。在生与死的考验当中,活过来了,我们比别人多了一口气。

    新华网:这五年有哪些科技创新成果,能跟我们介绍一下吗?

    杨华:科技创新方面,海洋石油工作是一个高技术行业,今天我们在3000米左右水深的深海,完全通过我们的技术和合作可以在中国的海域进行工作。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研发获得了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这5年的科技创新成果比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我觉得是在深海的高端装备,具有了海上超深水2000米、3000米深水这样的一个作业能力。

    新华网:在世界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杨华:这个是与世界先进钻井技术相当的一个水平,比如说“贪吃蛇”技术,这是一个什么技术呢?这是一个随钻测井技术,就是在不断钻井的过程当中,通过测量它的物理参数,取得它的即时的地层信息,而这项技术被世界上大概3个公司所掌握,我们应该是第4个或者第5个完全掌握这项技术的公司。因此,在钻井技术、开发技术、海上重油开发以及在南海西部的高温高压技术方面,有了非常多的突破。特别是我们的液化天然气的大罐技术,这个过去中国是造不了的,我们在试验了3万方的小罐之后,现在完全可以靠我们自己的能力做16万方的大罐。

    新华网:过去的5年中国海油的深水油气勘探有哪些新进展呢?

    杨华:过去几年,我们在海上的深水油气勘探方面也有一些突破。在大约1500米左右的深水发现了超大型的天然气田,超大型的天然气田的发现对我们南海的勘探开发还是比较有激动人心的意义的。在生产方面有了一些长足的进步,我们现在每年产到400多百万桶的份额原油和天然气当量,我们几乎每年的目标就是能够找到同样多的储量,如果你不找到这么多的储量你的结果就是坐吃山空。

    新华网:我国将严控新增传统能源燃油汽车的产能,车限制了,对于石油公司而言有什么样的影响?

    杨华:这个问题在我们内部可能讨论更早一些,就是我们这个产业还有没有必要,还有没有可能可以持续发展。我和业界的同事、国际油公司的高管也经常讨论这个问题,我们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这个世界在30年、20年这样的一个时间框架内,可能还缺不了石油工业原油的供应。如果汽车都不用汽柴油了,那么石油工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就是作为石油化工的原料。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么多的机器、这么多的设备、这么多的穿,甚至一部分食物,以及化学药物涉及到与石油有关的成分。因此,石油公司的转型就像我刚才说的,除了提供更加有经济价值、竞争力的能源以外,会更加倾向于低碳、绿色,我们海油也是在不断地探索天然气的开发。 到目前为止,我们累计进口了液化天然气1亿吨,这个1亿吨就相当于减少了4亿吨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相当于植了8亿棵树。

    新华网:中国海油是较早“走出去”的,目前海外项目有哪些重大发现呢?

    杨华:海油确实是走出去相对比较早的一个央企,中国海油秉承中央的要求,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我们目前在40多个国家有资产,我们现在在海外的资产将近有4000亿人民币左右,我们在北美、南美、亚太、非洲、欧洲,都有一些重要的勘探和开发的资产。我们前几年在圭亚那和我们的伙伴有了一个比较重大的发现,这个重大的发现重大到属于全世界排名前5、前10的发现,我们都非常兴奋。到2016年,中国海油海外原油总产量3142万吨、天然气总产量116亿方、进口液化天然气1652万吨,海外的资产在2016年末达到了39%。

    新华网:您在石油行业工作有多少年了?网友听说在海上平台工作是坐着直升飞机去的,觉得很羡慕,事实真是如此吗?

    杨华:我在海油工作到今年35年了。海上石油工作确实是有非常光鲜的一面,像你刚才描述的“海景房”,有的地方乘着直升飞机去上班,但是更多的时刻是艰苦、是孤独,是更多的考验。如果你的海上油田离着你的基地二三百公里,你坐船需要十几个小时,而坐飞机需要一个小时,有的地方有条件坐船,有的地方不得不动用直升飞机,比如说今年的台风非常地激烈,需要你下来的时候坐船是来不及的,所以必须要由直升飞机来承担运输的任务。我记得35年前我们刚毕业的时候也是在生产小队,我是学采油的,我非常敬重我们的一线员工,他们能够在两个篮球场这么大的一个环境里面,每天都看着这几张脸,坚持28天工作,每天工作12小时,靠什么?如果说他们没有一点信念,没有一点理想,可能坚持不下来。

    新华网:您想对基层一线员工说点什么?

    杨华:感谢全体海上一线员工,是他们生产了每一滴油、每一方气,海油的全体员工,我相信我们全国人民对他们都有一份敬重,尊重他们、感谢他们。


鄂公网安备 42100302000001号